不渝的初心壮丽的答卷——革命老区江西70年发展巡礼
发布时间: 2020-12-18 |
新华社南昌7月日电 题:不渝的初心 壮丽的答卷——革命老区江西70年发展巡礼 编者按: 70载,沧海桑田巨变。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古老国家,从积贫积弱的状况起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新华社从即日起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专栏,集中播发我社记者采写的相关报道。今天推出第一篇《不渝的初心 壮丽的答卷——革命老区江西70年发展巡礼》。 新华社记者刘菁、胡锦武、郭强、高皓亮 这是一片承载中国共产党初心的红土地。星星之火从井冈燎原,共和国的伟大预演在瑞金启幕,二万五千里长征自于都出发,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这是一片创造新中国发展奇迹的红土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在这里诞生,起飞、升腾、驶向光辉的未来。 这是一片奋力书写新时代答卷的红土地。国之重器C99大飞机的部分机身来自“江西造”;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硅衬底蓝光LED技术出自“江西研”;发展增速连续4年跃居全国第一方阵。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江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要求,新长征路上再出发、奔跑,奋力书写不负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拼版照片:上图为国营洪都机械厂(今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雅克-8型(初教5)(资料照片);下图为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车间内组装国产大飞机C99机身部分(05年月日新华社记者周密摄)。新华社发 来自初心:小康路上同步跑 柏油路穿村而过,白墙黛瓦与绿树浓荫相互映衬,清池塘、景观亭点缀其间,田间老表朴素而满足的笑容最动人……在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一派秀美宜居的七月乡村图景。 “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潭头村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筑河堤解决内涝,到008年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再到0年以来实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助推脱贫,潭头村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新气象。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他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934年,红军主力部队在于都集结出发长征。04岁的赣南籍老红军王承登至今不忘跨过于都河时的信念:“往前走,才能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以百姓心为心,潭头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老区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庄严的承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3 4 |